星曜宋朝历史网
首页 > 军事与战争 > 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呢宋朝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

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呢宋朝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

宋朝重文轻武,重内轻外。所以,今天看宋朝历史,就会觉得奇怪。宋朝文化兴盛,经济繁荣,军事上却软弱至极,不堪一击。后人看前朝历史,正如事后诸葛亮,挑起来错误百出。可实际上,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,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。封建时代的皇帝不担心军队实力不够强大,而是怕它太强大,以至于自己无法控制,威胁自己的宝座。只要有一支军队,足以地方小规模的叛乱,就可以使皇帝安心了。正是这种思想,导致了宋朝强干弱枝的禁军、厢军制度。

唐朝时中央军队为南北衙军,归宦官控制。毕竟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,到了唐朝中后期,皇帝的废立就由宦官说了算。唐末五代,皇室衰微,禁军多为藩镇军队,因此才上演了一出出大将篡夺皇位的闹剧。北宋立国之初,为了防止悲剧重演,宋太祖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,收回了节度使的军权,将各地的精兵都选调到京城,由中央统一指挥,成为宋代的禁军。由于禁军是挑选地方军队的精锐而来,所以人数虽少,战斗力却强,地方部队根本无力与中央抗衡。

禁军实力强大,如果控制不当,皇帝反而会深受其害。为此,宋朝先是将禁军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由殿前都指使司率领,一部分由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率领。后来,后者又分为马军司和步军司两部分。到此,禁军分由三个衙门统率,称为“三衙”。三衙统率军队,却无权调动。调动权归属文官主持的枢密院。两者之间互相限制,但实际上却是以文制武、重文轻武、权归中央。北宋统治者贯彻强干弱枝政策,禁军作为天子卫兵,平时守卫京师,有事则出发应变,达到内外相制,保持京城内外兵力平衡。因此,京师禁军主要分布于开封府界内。

宋太祖还苦心积虑,使兵将分离。禁军各军轮番守卫边防重镇和内郡要地,既减轻了京师的供应负担,又使得将领手中无兵,从而不可能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。禁军之外,还有厢军和乡兵。禁军可算中央常备军,厢军和乡兵则用于维持地方治安和充当官府劳役。厢军和乡兵中的精锐被抽调到禁军中之后,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,平时又疏于训练,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。很多时候,他们被派去修筑城池、制造武器等。宋朝禁军、厢军制度的确立,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的趋势,这种趋势随着禁军的日益腐朽最终导致宋王朝不堪一击,备受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,并最终走向灭亡。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宋朝军事与战争 宋朝靖康之耻指...
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,发生于北宋靖康年间(公元1126~1127年)因而得名。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和昏君。他以为宰相,同蔡京、童贯、王黼、梁...
宋朝军事与战争 宋朝辽朝金朝官...
宋朝 的官制是以中央朝廷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政、军大权的二府制为其特征的。 1.宋朝的宰执 宰执是指宰相 和执政。北宋初年只有“同中书门下平...
宋朝军事与战争 宋朝辽国使者的...
宋朝 辽国使者的身份是什么?为何不被记入史册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 自从9世纪中期,回鹘汗国之后,在丝绸之路上就存在着甘州回鹘、沙洲回鹘...
宋朝军事与战争 宋朝赵昀死后为...
经历18个,拥有319年历史,其中发生多起争权夺利、战争,战败的皇帝死相都惨不忍睹,其中最惨的非「」莫属,由于其晚年沉迷女色,放任丞相掌握朝廷大权,使得国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