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曜宋朝历史网
首页 > 文化与艺术 > 宋代的纸币如何防伪(图)

宋代的纸币如何防伪(图)

《货郎图》

    《天工开物》所绘古代造纸的第三个步骤,荡料入帘。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状,再用适量的水调配,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,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,再倾倒入纸槽里,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。纸纤维会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。抄纸工匠在纸槽边重复舀水、抬起竹帘等动作,每次承受的重量达20公斤。抄纸的难度还在于,抄的轻纸会太薄,抄的太重纸又嫌厚,全凭工匠的经验。

    唐代成都人始创水纹纸,在造纸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。水纹纸的做法,一是印明花法,类似木刻水印;二是印暗花法,即现在人们熟知的水印。在宋代,成都特制楮纸在抄纸过程中进行了特殊的砑花,难以仿冒,所以包括交子在内的宋代纸币用纸均在成都制造,造水纹纸的工艺被用作纸币的防伪措施之一。至今,水印广泛用于印制需要防伪的高级公文纸、钞票、护照、证书、账册等。

    假币扰乱江南经济

    嘉定十六年(1223),宁宗皇帝赵扩收到一官员的奏章,称:“年来伪楮(伪造纸币)日甚”,兑届回收数量超过发行数量。对此,宁宗深感忧虑。两宋政府发行的纸币,无论是交子,还是钱引、会子,均实行分届发行,定期回收。每两年一届,后延长到四年,甚至八年一届。奏章中写道:一届纸币发行以后,“耗于水火,耗于破损”,再加上其他原因逾届没能兑换,数量理应大为减少,然而到了纸币的回收日期,“其数常溢,则伪楮(假币)之多可知也”。早在南宋初期,川陕宣抚使张浚就破

[1] [2] 下一页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宋朝文化与艺术 黄袍加身后赵匡...
赵匡胤,即宋太祖,小名香孩儿,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(宋宣祖)次子,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、家、战略家,宋朝开国皇帝,在位共16年。下面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...
宋朝文化与艺术 鲁宗道是什么人...
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,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。今天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 自古以来“皇帝”那...
宋朝文化与艺术 风流隽永的品茗...
酒有酒令,众所周知。但若说到茶令,可能就鲜为人知了。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创造出的一种饮茶助兴的游戏,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。 品茶行令,最早流行于盛产茶...
宋朝文化与艺术 韦太后为金人生...
韦太后为金人生两子是谁 ,说起韦太后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唐中宗韦皇后,但是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姓韦的太后,她就是宋徽宗赵佶的妃嫔,她原本不是皇后,但是因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