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曜宋朝历史网
首页 > 文化与艺术 > 宋朝科举制创新中的完善(图)

宋朝科举制创新中的完善(图)

宋朝《科举考试图》

    宋朝是科举承前启后的朝代,也是臻于成熟的朝代。宋朝以后直到清末宣统年间,科举制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。

    宋朝科举怎么考

    宋朝初期虽然还处在南征北伐的半战争状态,但赵匡胤[注: 宋太祖-宋太祖赵匡胤(927年-976年11月14日),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,庙号太祖,汉族,涿州(今河北)人。出身军人家庭,高祖赵朓,祖父赵敬,赵弘殷次子。]对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,建国当年(960)便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,录取了19人。WWw.lSQN.cn为什么要录取19人呢?唐、五代以来,每科进士都掌握在二三十人上下,而且宁缺毋滥。宋朝的首科,当然需要为今后做出表率,所以挑来挑去,选了19名佼佼者。第二年再次举行考试,只录取了11人。此后数年,每榜进士大约都在十人左右,最少的乾德四年(966)仅录取了六个人,可谓凤毛麟角。

    赵匡胤实行的是文人治国,靠这么几个人哪能填补全国众多的职位?为了笼络士子,开宝三年(970),他给主持科举的礼部下了道圣旨,命他们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,统计一下,看历经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没考中的究竟有多少人。礼部经过仔细核查,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。赵匡胤大笔一挥:这些人实在不易,得了,统统赐本科进士出身。在宋朝,这种进士有个专门的名称,叫做“恩科进士”,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。赵匡胤这次“恩科”玩儿得大了些,但也不是没有道理,起码能看出这位大家治国是何等灵活,笼络人才是何等大手笔。此后的“恩科”一般只涉及极少数人,这种情况在整个儿宋朝也不算罕见。

    说完“恩科”这个特殊现象,还回到常规性科考上来。宋朝前期的科举基本上承袭唐和五代,依旧是常科和制科两大系统。

    “常科”就是常设之科,类似今天高考等公开考试,国家规定大纲、内容、时间和具体程式。除进士科之外,还有诸科,包括九经、五经、开元礼、三史、三礼、三传、明经、明法、明字等科。所有举子都是每年秋季参加乡试,中乡举者冬末会集到京城,次年开春,由礼部主持国家级统一会试。所谓“九经”,即唐朝定下的九部儒家经典,“五经”则是西汉时确定的五部

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宋朝文化与艺术 张琼当初舍身给...
对赵匡胤和张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大将舍身替赵匡胤挡箭,天下太平后,赵匡胤为何却第一个杀了他? 赵匡胤是北宋的开...
宋朝文化与艺术 张孝纯是什么人...
古代人对于仁义礼智信极为推崇,认为受人恩惠必定要予以报答。今天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~ 俗话说:“滴水之恩,自当涌泉相报”,感恩之心是每个人...
宋朝文化与艺术 岳家军如此神勇...
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岳家军如此神勇,除了岳飞,还有哪些人出了力?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来给各位盘点下岳家军军队幕僚,一起看看吧。 军队幕僚 孙革,原为岳...
宋朝文化与艺术 寇准被宋真宗一...
寇准被宋真宗一贬再贬的原因是什么?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。 寇准对北宋挽狂澜于既倒,可以说是北宋的大功臣,可是却被宋真宗一贬再贬,最...

强力推荐